自觉践行“两个维护”的实践逻辑(转载凤凰网)

党建网2022/03/02 07:3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切实保证。

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有力保证

维护党的领袖的核心地位、维护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权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个重要思想。

在《论权威》一文中,恩格斯在严肃批判巴枯宁等无政府主义者鼓吹取消权威的错误观点的同时,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论角度论证了权威的实质、作用和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他强调,没有一个权威人物或权威集团,政党就难以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存在和发展,无产阶级就难以作为一个整体的阶级采取有力行动。在思考巴黎公社失败历史教训时,他特别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后来,他在给保·拉法格的信中又指出,“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的历史充分说明,维护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权威和维护党的领袖的核心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实现党内高度团结和统一,最终实现革命胜利的有力保证。

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和活动的时候,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领导核心作用。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对同盟给予科学指导,而且在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上都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原则及措施。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第一国际,马克思和恩格斯事实上都充分地发挥了领导核心的作用,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作出了伟大贡献。马克思和恩格斯相继逝世以后,第二国际的领导权被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等修正主义者所把持,他们背叛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鼓吹社会民主主义的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这些人又大多站在了本国的沙文主义立场一边,使得第二国际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这也从反面说明了没有一个正确的领导核心,革命就难以在康庄大道上顺利发展。

列宁作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者,他一方面与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分子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另一方面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利用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在帝国主义阵营薄弱链条的俄国适时地发动了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革命胜利以后,在成功地粉碎了国外帝国主义的干涉和国内白匪的武装叛乱之后,他又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及时地实行新经济政策,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自身建设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正确纲领,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相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剧变,70多年的社会主义改旗易帜,除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和平演变”政策等外部因素渗透,以及苏联和东欧的领导人长期以来领导经济发展不力而使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之外,还与占据领导地位的戈尔巴乔夫等人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有直接关系。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历史更是充分说明,确立革命领袖的核心地位对于坚持党的正确路线的重要性。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为了亿万人民的翻身解放,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建立工农革命武装,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0世纪30年代初,中央苏区按照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成功粉碎了国民党4次“围剿”。但由于王明打着共产国际旗号占据了党的领导地位,推行左倾机会主义军事路线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北上长征。长征初期,由于左倾机会主义军事路线并没有得到肃清,红军损失很大。在遵义会议上,党内多数同志批评了左倾机会主义军事路线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事实上的领导地位,红军才转危为安,最终到达陕北建立新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同志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理论,为全党提供了理论武装,为中国革命胜利提供了思想指南。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由于全党衷心拥护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毛泽东同志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这是中国人民对他永志不忘的根本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走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道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蓬勃的青春和活力。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他与全党同志紧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更是与邓小平同志的领导分不开的。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进一步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在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有这些,都无可辩驳地说明,中央领导集体的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核心作用对于革命和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时代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核心地位,是在斗争实践中被人们亲身感受到并被普遍认同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党中央核心的习近平同志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非凡的政治勇气、主动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担当意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治国先治党,共产党自身建设好坏和领导水平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带领中央领导集体从转变党的作风和严厉惩治腐败入手,坚定不移地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制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目标,加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动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强调创新性发展,使得经济发展走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在政治建设上,积极推进票决式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迈出坚实步伐。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注重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以巨大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进一步强调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建设展现崭新面貌,革命化、现代化、科技化军事水准不断提高。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在外交工作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正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之所以被确立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和全党的领导核心,归根结底是由他在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表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治国理政的卓越能力所决定的。

实现民族复兴的客观需要

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自觉地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目标,这是自鸦片战争100多年来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理想,也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生产能力,基本上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高速铁路贯穿南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现代通信基本普及,金融系统日趋发达。科技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深海探测到航天飞船,都标志着我们的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不断发展。最根本的是亿万人民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胸怀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积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觉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这些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也必须看到,任何前进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还面临着不少风险和考验。我们的经济总量虽然很大,但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还需要从增长质量上下功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技术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发展的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愿望更加强烈,而满足人们愿望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政治建设水平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由于改革开放处于深水区,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引发的问题也比较多。从外部环境上看,2020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全球经济链的衔接,使得经济发展受阻;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惧怕中国成为现代化强国,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打压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这些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因素。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仅需要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努力奋斗,更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力量带领中华民族披荆斩棘、一往直前,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在当代中国,这个政治领导力量毫无疑问就是中国共产党,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而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更取决于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央领导集体和核心政治领袖。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已经充分告诉人们,习近平同志就是当之无愧的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的核心。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权威,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成功地带领人民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恩格斯曾经非常形象地进行过这样的比喻,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遇到暴风骤雨,面对惊涛骇浪,如果船员没有维护船长权威的意识,各行其是,不听号令,就会发生船毁人亡的危险。中国走向现代化从来都是艰难困苦的历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全党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集体和处于核心地位的政治领袖,就很难实现真正的团结和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缺乏主心骨。只有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自觉地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我们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始终保证中华民族驶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轮能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最终到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彼岸。


版权所有 苏州高博职业学院 苏ICP备11031353号-1
中国 苏州 高新区科技城青山路5号(215163) 电话:0512-688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