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金秋,丹桂飘香。为帮助2025级新生明晰专业发展路径、找准成长方向,我院软件技术专业新生宣传会近日在阶梯教室32-114顺利举行。软件技术专业负责人瞿梦菊围绕国家软件国产化战略布局与苏州“软件名城”产业优势,系统解读专业特色与发展前景,让160多名新同学深刻感受到“选择软件技术,就是选择时代机遇”的深刻内涵。
软件技术专业创办于建校2007年,扎根苏州“中国软件名城”产业沃土,紧密对接苏州市“1030”现代产业体系中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重点产业链需求,是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苏州市“优秀新专业”、校级重点专业,入选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Web前端开发”试点院校,拥有以软件技术专业冠名的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高博-亨通”软件技术企业学院,并建有江苏省移动互联网技术实训基地、江苏省移动互联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特色。
专业宣传会现场,作为省技能大赛的佼佼者,杨景凯分享了大赛经历对职业发展的 “隐形助力”。更让新生关注的是,技能大赛经历在求职时的“加分效应”。他回忆面试苏州中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全栈开发工程师岗位时,谈到“企业很认可技能大赛的含金量,因为它能直观反映你的实践能力和抗压能力——毕竟能在高强度比赛中完成项目,未来在工作中应对紧急开发任务时,也更能扛住压力。”他鼓励新生:“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报名参加技能大赛,哪怕没拿到名次,整个备赛过程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让你比同龄人快一步。”
曾任校学生会执行主席的何睦同学,也带着对学弟学妹的期许走进宣传会现场,不仅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更分享了自己与软件技术专业的缘起——这份缘分,始于父亲的远见与指引。何睦笑着回忆:“我父亲大学读的就是计算机专业,从业几十年里,他亲眼见证了软件技术从‘辅助工具’成长为‘产业核心’,更清楚这个领域在数字化浪潮下的广阔前景——小到日常APP开发,大到工业软件国产化突破,处处都缺懂技术、能落地的专业人才。”
窗外的暮色已漫进会场,但2025级软件技术专业新生的热情丝毫未减。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张一杰与新生分组交流,针对课程选择、技能提升、职业规划等问题答疑解惑并送上真挚祝福。现场160多名学生踊跃加入2025级入学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群,相约后续共同探讨专业技术问题,让2025级软件技术专业新生的求学之路,从这一刻起便满是温暖的期许。
一场圆满的专业宣传会,离不开幕后每一份默默的付出。此次2025级软件技术专业新生宣传会的顺利举办,首先要向学工口辅导员刘若涵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从前期新生参会名单的精准统计、会场座位的细致排布,到现场引导新生有序入场、及时协调突发事宜,她始终以耐心与细心把控着每一个环节。
同时,我们更要向现省职业技能大赛成员赵佳旭、孙昊、徐炳晖、郑智四位同学,致以最热烈的感谢与最诚挚的敬意。作为曾在赛场上披荆斩棘的“先行者”,他们不仅带着自己备赛、参赛的真实经历来到现场,更主动承担起会场服务的责任,他们以青春的热情与担当,让新生们看到了软件技术专业学子的风采,也让“以赛促学、以技成长”的理念更加鲜活。
相信在国产化浪潮与软件名城的双重加持下,对2025级软件技术专业新生而言,这场暮色中的交流不仅解答了求学疑惑,更让他们收获了同伴的陪伴与老师的关怀——从这一刻起,他们的专业求学之路,便带着这份温暖的期许,朝着“赋能软件产业、助力制造强国”的方向,坚定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