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软件学院举办“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专题讲座

信息与软件学院2025/10/17 07:07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为了帮助师生更好地了解这一前沿领域,信息与软件学院于 2025 10 15 1400 14-215 会议室举办了题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信息与软件学院特聘教授李云飞主讲,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这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讲座伊始,李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从 1956 年达特茅斯会议的召开,到如今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李教授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五祖”——摩尔、麦卡锡、明斯基、赛弗里奇、所罗门诺夫的重要贡献,以及人工智能在人机对弈等领域的重大突破,如“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AlphaGo 战胜李世石和柯洁等事件,让在场师生对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有了直观的认识。

随后,李教授重点讲解了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现状与趋势。他以智能自行车为例,生动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自供电无线智能力矩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实现对骑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进而为用户提供健康档案数据、实时身体状况监测、交通出行规划等个性化服务。在电梯故障预警与诊断方面,李教授指出,通过在桥箱模块安装多种传感器,实时测量电梯运行状态并远程传输数据至云平台,可实现故障预警、诊断和维修决策支持,有效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他还介绍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强调了数据建模、虚实同步、多模型融合等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故障率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农业领域,李教授提到人工智能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对种植规模、品种、过程进行决策和控制,实现育苗过程的工业化和自动化。而在无人驾驶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更是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无人驾驶汽车不仅能够显著降低交通事故率,还能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据相关研究显示,一旦采用无人驾驶汽车,美国汽车保有量最高将下降 43%,使用共享无人驾驶汽车相比自驾车出行可节省 80%开支,且高速公路容纳汽车能力可提高 5

。这些数据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性影响。



讲座的最后,李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关系。他指出,数据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宝贵的资源,中国凭借政府支持、庞大人口和市场优势,在数据生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预计到 2025 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生产国。数据要素能够赋能传统生产过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在数字经济时代,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互依存、共存共生,共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李教授强调,人工智能只是添加剂,没有应用场景就没有价值,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人工智能 +”的创新应用,如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智慧交易等,以实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让大家对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学院师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发。信息与软件学院将继续举办此类高质量的学术活动,为师生们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推动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不断发展。


(信息与软件学院 缴艳昆)



版权所有 苏州高博职业学院 苏ICP备11031353号-1
中国 苏州 高新区科技城青山路5号(215163) 电话:0512-68836136